何谓“肠化”?
我们的胃黏膜如果长期被慢性炎症(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)困扰,就可能悄悄发生损伤;
胃粘膜上面固有的腺体萎缩(数量减少,功能减低)、粘膜变薄,这就是“萎缩”;
发生胃粘膜损伤后,原本的胃黏膜上皮细胞被类似肠黏膜的细胞替代,这就是肠上皮化生,简称“肠化”。
打个比方:这就好比家里的墙壁长期漏水后,原本的油漆剥落,露出了底层砂灰,这种情况叫做萎缩;
油漆脱落后,我们去修复的时候,不是用原来一样的油漆,而是随便用一把水泥一涂了事,这就是肠化。
图片
肠上皮化生分为四种类型:
①.完全性小肠化生;
②.不完全性小肠化生;
③.完全性结肠化生;
④.不完全性结肠化生。
也可以根据化生程度,分为轻度、中度、重度三级;
还可以分为三种:Ⅰ完全型、Ⅱ完全肠化伴不完全肠化、Ⅲ不完全型。
图片
胃镜及活检病理
A.慢性浅表性胃炎(生理性); B,慢性浅表性胃炎(HP+);C,慢性萎缩性胃炎;D,肠上皮化生
肠化会癌变吗?
胃粘膜肠化十分常见,尤其在中老年人当中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,更为常见;
据相关统计数据,在日常胃镜检查中的发生率达10%~23.6%,而肠化发生癌变的概率则低于3-5%。
胃癌(主要是指肠型胃癌)的发生路径如下图所示,但是,目前认为肠化并非是胃癌发展的必经之路。
图片
根据传统的Correa 模式, 肠上皮化生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, 肠上皮化生的下一步便是朝恶性方向发展的异型增生(不典型增生)阶段,然后会是胃癌。
这个理论,给胃粘膜肠化的患者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。
其实,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临床很常见,原因多种、类型多样、本身也不会引起任何不适感。
它与萎缩仍然同属一个生物学阶段,多数停滞不前,仅极个别最终发展成胃癌。大部分都可伴你一生。
而且,从肠化变成的胃癌大部分并不可怕,它们叫做“肠型胃癌”,大多能在胃镜下得到根治。是可以通过胃镜早期发现的,早期治疗效果也好。
所以,肠化并不可怕,离癌很远,很少变癌。
重点来了:风险低,不代表不会癌变,
因此,定期胃镜+病理的复查,显得尤为重要!
复查频次,要因人而异
简单来说,Ⅰ型一般不具有恶性风险;Ⅱ型介于Ⅰ、Ⅲ型之间,Ⅲ型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。
做胃镜检查,通过放大内镜可以初步判断有无肠上皮化生,精准、多点活检,病理染色进一步明确肠上皮化生类型和肠化范围。
肠上皮化生Ⅰ型和Ⅱ型,2~3年复查胃镜一次;
Ⅲ型则需要0.5~1年复查胃镜一次,并加病理活检。
一旦随访发现发展为早癌或癌前病变,可以及时在内镜下切除,病人恢复快,一般预后良好。
1、轻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:
如果只是轻中度肠化,且萎缩性胃炎局限在胃窦,说明胃黏膜的“损伤范围”不大,每隔3年做一次胃镜即可。
但如果是累及全胃的重度萎缩性胃炎(属于Ⅲ、Ⅳ期),建议每1-2年做一次高清内镜,以便更清晰地观察胃黏膜变化。
2、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(LGIN):
这就像是胃黏膜出现了“不太规矩的细胞”。如果高清染色内镜下看到病变边界不清,就像“坏分子”藏在暗处,建议每年复查高清染色内镜;
如果边界清晰且未做内镜治疗,就像“坏分子”位置明确但还没处理,每6个月就要复查一次。
3、这些情况下,要一年一次或遵医嘱
多部位肠化;
伴异型增生;
伴幽门螺杆菌阳性:还要复查C-14呼气试验,并根除治疗;
胃蛋白酶原指标下降;
反复的胃部不适;
家族消化道肿瘤史。
如果做过内镜下治疗(比如切除了早期胃癌或上皮内瘤变病灶),就像“刚打完一场仗”,需要在治疗后3-6个月先做一次高清染色内镜,看看“战场”恢复得如何,后续再根据胃黏膜的基础状态决定复查频率。
图片
除了复查,这些事也很关键
经过适当的治疗,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胃黏膜萎缩、肠化生的进展。
部分患者胃黏膜萎缩可得到逆转;以前认为肠化生似乎难以逆转,但可以延缓、阻止肿瘤的发生。
但近几年的研究证实,肠化生经过适当治疗也可以逆转。
消除胃黏膜损害因素
① 根除幽门螺杆菌,可以延缓或阻止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进展。
② 控制胃酸,如:H2受体阻止剂(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,等),质子泵抑制剂(奥美拉唑、潘托拉唑、雷贝拉唑,等),适宜于高胃酸病人。但盲目、长期大剂量制酸治疗,反而会加重胃黏膜的萎缩。
③ 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,适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。如:胃动力药(莫沙比利)、吸附胆汁的药物(铝碳酸镁)。
保护胃黏膜的药物,如:硫糖铝、瑞巴派特、替普瑞酮,等等。
维生素C、微量元素硒,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度;适量补充叶酸,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状态,而减少胃癌的发生。
中医中药治疗,根据相关报道,通过中医辨证论治,肠化是至少可以维持现状的;也有大量报道称,中成药胃复春、摩罗丹等联合叶酸逆转萎缩肠化有较好疗效。
联系我们:laodu-shazi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51配资网-什么炒股软件可以杠杆-炒股平台杠杆-如何开户炒股买股票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