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6月23日,美国副总统万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美国空袭伊朗三处核设施后,伊朗已不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。法新社24日援引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名顾问的说法报道,伊朗依然有浓缩铀库存,“游戏还没有结束”。
21日,美国发动名为“午夜之锤”的军事行动,125架飞机参与行动,其中B-2轰炸机群在伊朗的福尔道和纳坦兹核设施共投下14枚GBU-57巨型钻地炸弹。以色列军方23日说,在美国打击伊朗三处核设施次日,以军再次轰炸了福尔道核设施。
以色列:伊朗三大核设施遭严重破坏
以色列陆军电台24日报道称,在本轮以伊冲突中,以色列方面对伊朗三大核设施实施袭击。初步情报评估显示,这三大核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,但破坏程度尚不清楚,浓缩铀储备是否受损也尚不清楚。
此外,以色列还袭击了数十处与伊朗核计划相关的其他设施,包括位于德黑兰的核指挥部和离心机生产设施,并打死了15名伊朗高级核科学家,其中包括领导“武器小组”的科学家。
伊朗:已采取措施确保核项目继续
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穆罕默德·伊斯拉米24日说,伊朗政府已经采取必要措施,确保伊朗核项目在遭受以色列和美国军事打击后能够继续。
伊斯拉米在经由伊朗国家电视台播出的声明中说,伊方正在评估军事打击造成的损失,已经采取必要举措。“重启计划已经提前准备好,我们的策略是确保生产和服务不会中断。”
美情报评估:未能彻底摧毁伊朗核设施
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24日报道,据四位了解情况的人士透露,美国国防情报局初期评估显示,美国对伊朗三个核设施的军事打击并未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核心部件,可能只是将其核计划推迟了数月。
据报道,该评估是基于美国中央司令部在美军打击后进行的战损评估。两位熟悉评估的人士表示,伊朗的浓缩铀储备并未被摧毁。其中一人表示,离心机“基本完好”。
报道称,白宫承认这份评估的存在,但表示不认同其结论。
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:“这一所谓评估完全错误。”
美白宫和国防部强烈反驳未能摧毁的说法
当地时间6月24日,美白宫和国防部强烈反驳有关美国未能摧毁伊朗核设施的说法。美国媒体此前披露了一份早期情报评估,称美国对伊朗的空袭并未摧毁其核设施。
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·莱维特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,报告是由情报界一位匿名人员泄露,并称“当十四颗三万磅的炸弹精准命中目标时,结果只有一个——彻底摧毁”。
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表示:“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信息,我们的轰炸行动摧毁了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。”
特朗普已在其社交平台“真实社交”上转发了赫格塞思的相关言论。
国际原子能机构:核研究堆和动力反应堆未受到攻击
国际原子能机构24日在一份声明中说,伊朗的核研究堆和动力反应堆未受到攻击,伊朗邻国的人员和环境未受到放射性影响。
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声明中说,伊朗部分核设施遭到严重破坏,其内部发生了一些局部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质泄漏,但目前没有关于场外辐射水平升高的报告。根据该机构掌握的数据,伊朗邻国的人员和环境没有受到放射性影响。
格罗西说,就核安全而言,“至关重要的是,伊朗的核研究堆和动力反应堆未受到攻击”。
关于伊朗福尔道核设施,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估认为,靠近其地下设施的多条通道及地下设施的一个入口被击中。关于纳坦兹核设施,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其地下车间存储物品的情况推断,美国的袭击可能已造成局部污染和化学危害。
此外,格罗西24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他已致信伊朗外长阿拉格齐,提议双方尽快举行会谈。他说:“恢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是达成外交协议、最终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关键。”
中国代表:美国才是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
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24日在安理会伊朗核问题公开会上发言,再次谴责以色列和美国打击伊朗,并严正指出美国才是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。
傅聪说,以色列和美国以“未来可能的威胁”为由对伊朗动武,严重违反国际法,侵犯伊朗主权;袭击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下的伊朗核设施更是开创恶劣先例,威胁国际核不扩散体系。中方再次明确谴责。上述行径还破坏了解决伊核问题的外交努力,给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执行带来高度不确定性。中方对此严重关切、深感担忧。
傅聪说,中方注意到,部分安理会成员一味指责伊朗违反防扩散义务,试图为以色列和美国的军事行动开脱。中方希望这些国家正视以下基本事实:美国才是伊核危机的始作俑者。是美国在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全面协议,恢复并不断升级对伊单边制裁,采取“极限施压”措施,致使伊方无法享有协议赋予的经济红利,被迫减少履行协议义务。又是美国置自身信誉于不顾,悍然对伊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,破坏由其自身发起的谈判进程,再度导致伊核问题走入困局、地区局势骤然升级。
傅聪说,伊朗解决核问题的诚意应该得到重视。直至今日,伊朗仍在履行核不扩散义务,执行全面保障监督协定。伊朗一再强调不寻求发展核武器,以建设性姿态与美方开展多轮专业务实谈判,从未放弃外交努力。然而,一些国家片面援引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报告内容,无视伊朗与该机构合作的积极面,在没有充分协商情况下强行推动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,损害对话氛围,激化矛盾和对抗。有关国家应深刻反思这一不负责任的举措所产生的恶劣影响。
来源:新华社、央视新闻、中国新闻网
51配资网-什么炒股软件可以杠杆-炒股平台杠杆-如何开户炒股买股票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